网贷催收总能玩出让人哭笑不得的“创意”,比如客服用文言文催债、员用《好汉歌》催款,甚至把借款人P成表情包。本文整理了真实存在的催收搞笑图片案例,结合贷款理财行业套路,教你看懂段子背后的风险警示,学会避开高息陷阱、识别暴力催收,最后附赠正确借贷姿势。看完这篇,你既能笑出腹肌,又能保住钱包!
先说个真事儿——有网友申请贷款被拒,客服竟然怼他:“您要是有房有车有营业执照,怎么会被拒?” 这种荒诞对话催生了不少脑洞大开的P图作品,比如下面这些真实存在的名场面:
1. “镖局”式暴力催收百度文库收录的案例里,有张图直接把员P成手持斧头的“讨债镖师”,借款人被逼到墙角瑟瑟发抖。配文写着:“逃避还款?先问问我手里的斧头!”(原图出自某网贷平台催收短信) 虽然夸张,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短信威胁的情况,比如“不还款就上门泼油漆”这类话术。
2. “跪地求饶”式道德绑架知乎专栏爆过一张神图:借款人跪地举着“求放过”的牌子,员却举着放大十倍的《还款告知书》,底下配文“您跪着也没用,白纸黑字写着呢!” 这让人想起某些平台用“家人健康”施压的话术,比如“你忍心让父母替你还债吗?”
3. “超现实”催款道具某论坛流传的P图把催款电话做成巨型喇叭,借款人缩成蚂蚁大小躲在手机屏幕里。更绝的是,有平台员自曝用过《西游记》金箍棒造型表情包,写着“再不还款就念紧箍咒!”(原素材来自催收员朋友圈)
这些搞笑图片背后,藏着不少真实存在的贷款陷阱。比如有平台要求借款人看70%时长的搞笑视频才能还款,本质是想延长用户停留时间赚广告费。再结合案例说几个重点:
1. “以贷养贷”连环套就像知乎用户说的,用新贷款还旧债就像“身披负债的超级英雄打小怪兽”,结果利息越滚越多。有张P图把借款人画成背着十个炸药包的苦命人,配文“每个炸药包都是平台贷款”——这可不是玩笑,有人真因多头借贷破产。
2. “低息”背后的文字游戏某平台广告把年利率36%写成“日息0.1%”,被网友P成“每天省下一包辣条钱,一年送出一台iphone”。实际上,国家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四倍(目前约15.4%),超过部分可不还。
3. 暴力催收的擦边球虽然搞笑P图用“镖局”“斧头”夸张化,但真实催收可能涉及爆通讯录、伪造律师函。遇到这种情况,记得保留证据举报到银保监会——就像某用户把催收短信P成奖状,写着“荣获2024年度最怂借款人称号”
看完段子还得学点正经的。记住三个保命原则:
1. 借款前查三样营业执照(企查查能看)、利率(换算成年化)、合同条款(重点看违约条款)。有网友把合同里的小字P成蚂蚁大小,配文“您猜猜这儿写的啥?”——别等逾期才后悔没细看
2. 负债率别超50%把收入分成十份,五份用于必要开支,三份存款,最多两份还贷。就像某P图说的:“月薪五千敢借三万?您这是给平台打工啊!”
3. 优先选正规渠道银行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利率透明。别像那张爆火P图里的倒霉蛋,借了高炮平台的钱,结果被P成“行走的ATM机”
最后送大家一句改编自催收段子的忠告:“您今天笑得多开心,逾期时哭得就有多惨!” 理财不是喜剧,且贷且珍惜啊!